在線視頻
| 在線視頻
| 在線視頻
| 在線視頻
|
新聞詳情
包拯人物雕塑制作 二維碼
33
不管有什么后果,我們都要去承擔,我們不是在應該想著怎樣去承擔,承擔需要的不是能力,而需要勇氣,一種雖千萬人吾往矣,一種縱千夫所指,仍橫眉冷對的勇氣,包拯背后就有這種勇氣,去吧,轟轟烈烈的去吧,哪怕到最后肝腦涂地,賠上自己的性命,但起碼是堂堂正正,你曾經面對真理,你對得起天地,你是無悔的!不愧對于人們,不愧對于自己,這樣的生活就是充實的,這樣的人生就是問心無愧的。 包拯(999年-1062年7月3日),字希仁。廬州合肥(今安徽合肥肥東)人。北宋名臣。天圣五年(1027年),包拯登進士第。累遷監(jiān)察御史,曾建議練兵選將、充實邊備。歷任三司戶部判官,京東、陜西、河北路轉運使。 包拯性情嚴峻剛正,憎惡辦事小吏茍雜刻薄,務求忠誠厚道,雖然非常憎恨厭惡,但從來沒有不施行忠恕之道的。他跟人交往不隨意附和,不以巧言令色取悅人,平常沒有私人信件,連朋友、親戚都斷絕來往。雖然地位高貴,穿的衣服、用的器物、吃的飲食跟當百姓時一樣。他在朝廷為人剛強堅毅,貴戚宦官因此而大為收斂,聽說的人都很害怕他。人們把包拯笑比做黃河水清一樣極難發(fā)生的事情。小孩和婦女,也知道他的名聲,叫他"包待制"。 包拯以其政績和品行為人愛戴,因而包拯去世的噩耗傳出時,朝野震驚,全城盡悼,"京師吏民,莫不感傷;嘆息之聲,聞于衢路"。因為包拯對于百姓、對于國家做出了不少貢獻,雖然他總是以嚴厲的外表出現(xiàn)在大眾面前,但是人們仍然喜愛他,他的公私分明、恪盡職守值得我們永遠學習。 |
今日更新
熱門文章排行
|